购彩中心入口官网注册网_购彩中心入口官网充值
中新社江西会昌12月3日电 题:专访赖声川:江西会昌戏剧小镇是多年梦想 冀文化力量滋养家乡小城
中新社记者 姜涛
“我这几天回来会昌时常会想,如果父亲知道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戏剧小镇他会怎么想?如果他看到西北街现在的发展,而且自己儿子的戏在这里演出,我相信他会很高兴。”知名剧作家赖声川在位于家乡江西会昌老县城的赖家老屋一侧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感慨道。
近日,知名华人剧作家赖声川在江西会昌戏剧小镇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梁钦 摄
生在美国、长在中国台湾的赖声川坦言,父亲在他14岁时就去世了,江西会昌曾经跟自己距离很远,但父亲1947年离开家乡前在赖家老屋里面拍的一张照片让他印象非常深刻。“我知道他心中非常挂念家乡,20世纪80年代,我在美国收到家乡叔叔的来信,然后开始建立联系,我们打开了一扇朦胧的窗,从此不再是一棵没有根的树。”
2017年10月,会昌西北街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引入以赖声川为代表的特色戏剧文化,全力打造以“戏剧文化高地、戏剧产业基地、戏剧生活社区”为定位的会昌戏剧小镇,致力发展国际化的会昌戏剧季、打造年轻化的戏剧人才集聚区、建设市井化的客家生活美学地。
如今,步入正在收尾建设阶段的会昌戏剧小镇,一派忙碌景象。这里保留了原有老县城街区风貌,印刷厂改建而成的会剧场、由宗祠修葺而成的园林剧场、街屋改建的实验剧场及排练场,更有开放式的有容广场、赖家老屋广场、三角广场,贡水河之岸的全新小镇,所到之处皆有“戏”。
谈及打造戏剧小镇的初衷,赖声川表示最初的想法和计划是每年带一个戏到小镇来,希望家乡民众能够在小镇里面看到平时上海、北京甚至国际水准的演出。“慢慢让会昌变成一个有创作创意的年轻人想来、想待的地方,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漂在这里的想法,在这里得到一些营养,看看文化和艺术的力量能不能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
12月1日,知名华人剧作家赖声川返回家乡祖籍地江西会昌戏剧小镇指导演员排练。黄雯彦 摄
距会昌戏剧季揭幕还有月余时间,专程回到会昌的赖声川看了戏剧小镇的各个剧场,确认舞台、观众席、灯光很多细节方面的设计,并在排练场指导即将在戏剧季中上演的采茶歌舞版《暗恋桃花源》。“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传统跟现代结合的方式,我深深地感受到采茶歌舞和《暗恋桃花源》都有了一个新生命,并不是谁服务谁,而是一种一加一大于二的新鲜度。”
“会昌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一路走来到现在,有戏剧小镇这一个全新的生命在往前走,我觉得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这是很难形容出来的一种情感和缘分。”谈及小镇历时多年终于要和大家见面最大的感触时,赖声川如是说。
赖声川称自己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而会昌戏剧小镇是他多年来经营的一个梦想。“我们非常努力地在这里探索打造出一种文化创意的生态,戏剧季期间我自己的三部作品上剧场《宝岛一村》专属版、新作《镜花水月》、采茶歌舞版《暗恋桃花源》将演出,虽然地方相对大城市有点偏远,但我们常常说它好在远,远离城市来看一场戏,你会发现它非常好玩。”
会昌戏剧小镇还设立“艺术家驻镇计划”“原创小剧场剧目驻地计划”等,赖声川认为,世界文化走向大不一定最好,小而精致小而美,像美国俄勒冈莎士比亚戏剧节和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都是小镇型戏剧节。“我们的戏剧小镇可以跟它们做一些连结,建立跨越国界、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创作和人才交流网络,就会打开很多可能性,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戏剧小镇的未来,赖声川谦称自己不敢有期待,只有梦想。“戏剧小镇开放后,我相信会昌能够成为中国赣南地区的一个文化磁场,所有喜欢剧场和戏剧的人会过来,好奇的人也会很多,为什么是一个小县城?大家会想到这个地方来看看,文化的力量自然就显现出来了。”(完)
中新社福州12月3日电 题:台湾青年直播带“台企好物”:希望展现背后的两岸故事
中新社记者 闫旭
“这里的‘台企好物’除了有很好的品质,我也想传达他们的历史:很多台企在福州扎根30年以上,甚至是台二代、台三代接班,融入了这里。”这几天,在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的直播间里,台湾青年陈筱婷忙着带网友“云逛展”,大批网友涌入观看、互动。
而在线下,第二届福品博览会正在福州举办。首次设立的“台企好物”馆里,旺旺、海霸王、康师傅、翁财记、佳宁、天福等20余家台资企业携各自的“拳头产品”集中亮相,食品、化妆品、茶叶、酒类、文创产品等180多种“台企好物”琳琅满目,吸引不少人来逛展。
12月1日,在福州举办的第二届福品博览会上,台湾青年陈筱婷(左)和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蒋佩琪正在直播介绍“台企好物”。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开播前,作为主播的陈筱婷做了大量功课。了解商品是一部分,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这些商品背后的两岸故事和文化更让她动容。
“比如佳宁化妆品,从公公手上创立,现在儿媳妇出来代言推广;翁财记是父子两代人30多年的坚守;薇麦初秋、百家珍,都是通过两岸婚姻在福州落地生根的品牌;天福茗茶,由台湾家喻户晓的天仁茗茶创办者在大陆创立,将台湾冻顶乌龙技术与福建茶文化结合在一起……”陈筱婷如数家珍,希望通过直播展现这些“台企好物”背后的两岸故事。
自媒体视频运营是陈筱婷的专长,而长时间的直播对她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需要一直对现场气氛进行调控。连续直播好几天,她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
2021年,陈筱婷扎根福州创业,从事自媒体视频号运营。这里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她着迷,也让她产生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福州”的想法。
今年3月,陈筱婷开设了“一人一狗游福州”视频号,带着宠物狗“老夫子”,探寻软木画制作、喜娘文化、喜箩制作等非遗项目的魅力,在两岸逐渐小有名气。
在陈筱婷看来,互联网营销能起到很好的宣介作用,而很多台湾青年刚“登陆”时对大陆流行的新媒体相对陌生。作为对台湾和大陆的互联网生态都较为了解的年轻人,她希望通过新媒体的运营,“这些在大陆扎根的台湾产品也能成为很好的桥梁,把两岸的人‘串起来’”。
12月1日,第二届福品博览会在福州开幕,首次设立的“台企好物”馆吸引不少人来逛展。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百家珍果醋背后就有把两岸的人“串起来”的鲜活故事。1998年,福州姑娘林霞和台湾百家珍酿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桢樑喜结良缘,百家珍随之落户福州。
在“台企好物”馆,百家珍的摊位吸引很多逛展者驻足品尝。林霞告诉中新社记者,她和丈夫在婚后开始不断往返两岸做果醋贸易,她的商务英语专业加持大陆广阔市场的支撑,果醋生意越做越红火,走进大陆各主要市场,并走向国际。
“过去我们走的主要是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在互联网营销方面比较薄弱。”林霞坦言,通过这两天的直播,发现对品牌推广有很大的提升,未来也要思考在这方面赶上去。
策划这场直播的台湾青年许真真是一名互联网营销导师,曾在台湾做大陆网购平台的运营。当时,她敏锐捕捉到大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势头,于是“转换赛道”来到大陆,从事短视频直播、跨境电商自媒体运营等。
“很多台商台企仍只有传统销售渠道,想做线上营销但找不到门路,所以这场直播他们都很支持我们。”许真真希望帮传统台企进行数字化转型。她正和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探讨打造一个持续的直播间,使之成为聚合各种“台企好物”的“线上大商场”。
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蒋佩琪对此乐见其成。在此次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为“台企好物”馆搭建的直播间里,她有时也“亲上阵”出镜推介。
“这次是一次帮助台企转型的‘试水’,没想到有这么大回响,人络绎不绝地来。”蒋佩琪表示,希望扩大直播间的效益,在以后的各类展会上邀请更多台湾工商团体和企业来参加,讲更多“台企好物”的两岸故事。(完)